今年以来,朝阳区、通州区、丰台区、大兴区多个小区的居民告别使用多年的自备井,喝上了市政自来水,水质好了,水压也变大了。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针对市民反映突出的自建供水设施水压低、水量不足等问题,水务部门加快制定方案,截至目前,已有万居民告别自建设施供水,喝上公共供水。
朝阳区珠江绿洲小区2500余户居民用上市政水
不久前,随着朝阳区珠江绿洲小区庭院内部供水管线和外部管线实现勾头通水,该小区2500余户居民告别了已使用近20年的自备井,用上了优质的市政自来水。
(资料图片)
珠江绿洲小区于2003年前后建成,住着2500余户居民、约1万人,以前一直是用自备井供水,不仅水质差,而且在用水高峰期还会出现水压不稳、水龙头出水变小的情况。
此前,北京市水务局多次收到该小区居民反映的水质差、水压不稳等问题,居民希望接入市政水的意愿十分强烈。北京市水务局根据北京市2020年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珠江绿洲小区位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不宜再继续使用自备井供水。为此,北京市水务局会同朝阳区政府、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锁定市民关注的高频共性问题,全力推进小区供水水源置换。
今年3月以来,在朝阳区水务局、属地政府推动协调下,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同步实施小区智能远传水表的更换。5月11日傍晚,小区正式接通市政水。“这真是大好事儿,现在不光水质好了,供水也比以前稳定了。”小区居民金大爷高兴地说。
通州区8月有约万户居民纳入公共供水范围
通州区台湖镇4-1街区原由通州区台湖镇次渠集中供水厂提供供水服务,近年来,随着各小区入住率的提高,街区内人口急剧增加,在夏季供水高峰期经常出现供水紧张情况。
通州区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的供水诉求,6月8日,通州区台湖镇4-1街区完成水源切换,实现本地地下水源全部置换为地表水源,由亦庄供水厂提供供水保障,涉及多个小区,约万户居民纳入公共供水覆盖范围。
今年8月初,通州区宋庄镇4个小区、大约万户居民也喝上了公共供水。
“由于水厂末端需要用水的住户增多,水量供不应求,就会出现水压低、水质差的情况。”宋庄镇千章墅小区的物业代表介绍道,此前该小区所在的宋庄镇属于区域性供水,但是由于新建住宅楼的增多,区域性供水水源不足,尤其是夏季会出现水压低、水量少的情况。
宋庄镇副镇长朱海淞介绍,针对徐辛庄片区区域供水水源紧缺的问题,宋庄镇通过开展集中管网工程,为徐辛庄片区大产权小区陆续接通市政水。今年7月16日,由镇政府施工,沿壁富路、窑平路、窑管路、寨辛庄东一路新建的一根长4091米的供水管线接通,千章墅小区由此正式接通市政供水。
“以前的水碱性大、水质硬,夏天的时候水压不稳,经常会通知停水。现在业主群里大家都说感觉水变软变甜了。水质改善和每个人的健康相关,大家都挺满意。”家住千章墅小区的郑女士说。
家住通州区宋庄镇千章墅小区的郑女士查看家里接通公共供水后的自来水情况。实习生 高宏雨 摄
供水领域诉求总量下降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介绍,水务部门密切结合市民关于供水保障的高频共性问题诉求,根据市政务有关部门“一方案三清单”的总体要求,组织各区推动诉求解决。自2023年1至7月,供水行业诉求接办万件,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从整体占比看,由2021年占全市各类诉求总量的%降低至今年的%,供水行业诉求占比率下降了50%,实现了供水领域诉求总量和诉求占比两项指标“双量下降”。
在城乡供水保障方面,利用三年时间,新建18座供水厂、管线800公里,实现将100个左右的村庄纳入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完成60处以上自建设施置换任务,总供水能力提高到1000万立方米/日以上,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升到85%以上,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左右,专业化供水运营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供水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针对城乡供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水务部门持续扩大公共供水覆盖范围,将完成30个城乡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已有万居民喝上公共供水,其中自建设施水源置换受益人数达万人,通过“城带镇、镇带村”举措实现水源置换的受益人数为万人。
在提升农村供水建设管理水平方面,创新性制定村庄供水站标准化改造资金保障政策,对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等5个生态涵养区,以及昌平区7个山区乡镇和房山区13个山区乡镇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由市级财政分别按照70%和60%的比例给予支持,极大缓解了属地资金压力,推动村庄水站实现标准化改造、专业化运行。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实习生 高宏雨
编辑 陈静 校对朱名恬
标签: